2018年6月13日 星期三

Bubble

記得以前常比喻學校就像個泡泡,學生們在這個泡泡裡學習、呈現,然而在這個小世界以外,有著五花八門的事情發生著,走出泡泡似乎是一個人生重要的課題。Bubble的概念可比喻在不止學習上,在工作、居住、人生等面向都可相通。
表演未開始前,觀眾們被交代著在外等待,後來一個表演者從入口出現,說著:「現在,表演開始,不過有些東西有問題(but, something is missing),請跟著我走」。接著,非帶領著觀眾往入口內走,而是往街上走。第一眼看到的是在街道旁被裝置過的垃圾桶,正有一位表演者在旁演出,此時街上的所有事物,瞬間都變成了表演的一部分。在街上有人大聲講著電話,唱著歌,開著罰單的警察,經過店鋪、餐廳、健身房...等場所產生的事物,都成為觀眾專注的焦點,每個路人都看似在表演著,觀眾也不段盯著路途上所有發出聲響的人事物。最後在一個十字路口轉彎後的大樓旁,聽見了不知何處傳來的三重合唱(似從高處往下傳),帶領者喊停,並帶著所有觀眾回到演出入口處,並再次坐下等待。
入口上的時鐘一直停留在7點整開演時的時間,暗示著表演時間靜止。接著帶領者拿著接收器對講,展現出表演似乎還沒準備好的樣子,又再次重複同樣的台詞:「現在,表演開始,不過有些東西有問題(but, something is missing),請跟著我走,並成對(On Pair)」,接著又再次往街上走。第一眼看見的一樣是裝置垃圾桶的表演者,但做著不同的表演。此次開始發覺重複的角色,並漸漸識別出誰為表演者,誰非表演者,不過對於誰是誰的界線還是有些模糊。最後一樣結束在三重合唱,只是地點變為一個停車入口。剛好當時有車要開進去,演唱者被按了喇叭,看駕駛與工作人員的反應感覺是預料外的插曲,但同時也成了表演的一部分。
再次回到冷板凳,帶領者又再次說著:「現在,表演開始,不過有些東西有問題(but, something is missing),請一個一個(one by one)跟著我走」。接著觀眾又再次往外走,此次的街景狀況又有些變化,對於表演者的辨識比上一次更明確。除了裝置垃圾桶,還有騎腳踏車的,敲著號誌桿子的,玩塑膠袋的,拉水瓶的,弄車鈴的,弄玩具車的,拍照的,唱歌的...等。最後停在另一個停車路口,非三重唱,而是兩個人演奏玩具裝置與停車場柵門。
第三次回到冷板凳,理論上是第四次坐在入口等待椅上了,但入口的情況看似與之前不同,裝置的薄紗,垃圾桶的狀態都改變了。帶領者進去了表演場地後一陣子,裡面傳來陣陣歌聲,另一位表演者出來以手勢暗示讓觀眾可以進場了。
爬行一陣子的樓梯後,印入眼簾的是一個大型橡皮泡泡,裡面三位演唱者一開始靜默,當觀眾開始圍繞著泡泡時便開始歌唱。泡泡漸漸地膨脹擴大,擠壓緊貼著觀眾,產生壓迫感,最後泡泡消弱,回到原形結束。
整個表演的素材我相信有許多伏筆,例如街上的店舖販售的東西穿搭在表演者的身上,還有塑膠袋與垃圾桶之間的關係...等。但由於我聽不懂德文,所以對於語言的連結無法更深入了解。
Bubble這個概念是關於整個人對環境的感知,表演一開始是期待要進入場地,然而我們卻走向外面街道,暗示著帶領觀眾打破既有的表演(活動)空間,離開泡泡。而中間的等待更增加了觀眾期待走進泡泡的瞬間,然而一次一次地破滅,踏出遊走的時間也持續凍結在等待入場的七點鐘。
另一個引起我思考的是,關於表演者與觀眾在這情況下分別的感受。表演者在場地外時,街道所發生的事情必然是有隨機成分。不同的路人不斷經過,就如舞台的背景雖是固定,但附加角色與事件是隨機產生。而在場地內,被一個大型泡泡包圍著,充氣膨脹,抽氣消弱,人為控制所有因素,形成了極大的對比。而觀眾在整個表演情況下感受到的裡外狀態肯定也不同。走向外面三次,這三次除了表演者的表演內容有差異外,對於整個表演場域(街道)也是逐次在改變。從第一次的驚喜與不確定,到第二次有跡可循,第三次確認表演者角色,有如一幕幕場景的轉變,然而這轉變並非只在畫面與表演內容,而是對表演本身的認知上,街道的這舞台,究竟有哪些成分在?表演者走到泡泡外,我們看到的表演又會是如何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